袁武

我的首页

我的作品

展览展讯

我的相册

艺术资讯

推荐艺术家

媒体介绍

联系方式

评论文章

组织机构

评论文章
袁武水墨人物画二人谈

何怀硕(台湾画家、美术评论家):第一次看到青年画家袁武的画,是他参加枫叶奖的金牌作品《天籁》。他在中国水墨画的表现上有创造性的突破,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次是他得到枫叶奖“薪传奖”的作品《垓下歌图》,是168x200cm的巨制,这一幅描写项羽和虞姬垓下败亡的故事,更令人刮目相看。   《天籁》构图奇险,造型古拙,水晕墨章,非常难得;《垓下歌图》笔酣墨饱,气势十足,有极强的感染力,在当代大陆画家历史题材创作中,这是极为突出的一件力作。   袁武非常能驱遣中国水墨传统中诸多表现形式的要素,创造性地组合融贯,来表现他新的构想和新的造型。从《垓下歌图》我们可以发现袁武的“形式语言”在继往开来中,发挥了水墨画特有的“语言”和“句式”,且在袁武的重新组合调配之下又发展了新创的丰富与生鲜的气韵。没骨与双钩;泼墨与工笔;浓重的色彩与素净的水墨;墨后加色与色上施墨;极淡极弱与极浓极重的对比;焦渴的枯笔与水份滋润的对比;其它如黑与白、有与无、实与...

实践与理想 文/邵大箴

 人物画,不论是油画还是水墨画,都有几个层次的讲究:形,这是最基本的,要达到“似”的要求,即形似;在形似的基础上求表现对象的神情,即神似,做到“形神兼备”。如何在描绘中,在形式语言中,注入作者的主观感情,使绘画形象具有更多的感情色彩,那就又有“传情”、“写意”的问题了。不过,不能把绘画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这样一个比较单纯的问题复杂化了。一般说来,写形传神是最重要的,在这当中,自然会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思想。    写实的油画和写意的水墨画,在观念和技巧上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例如都要有造型,都要经得起视觉的检验,都要通过奌、线、面和色彩等形式因素给人以美感,给人以心灵的感动和思想的启迪。但是,西方写实油画和传统的写意水墨画除了工具材料上有所不同外,在创造的出发点上也有区别,前者用形来包容意,后者以意来兼顾形,在美学追求上各有侧重,各有千秋。但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前者在人物塑造的真实感上有相当的优势,后者在山水意境的创造上成就非凡。    20世纪中国水墨人物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变...

边走边画 文/许向群

 当代水墨人物画坛,正处于一个活跃而多元的重要时期。一批敢于直面现实、直面当代的人物画家正在探索中不断崛起,这其中袁武可以说是一位极具潜力的人物之一。品评袁武的画可以追踪他“边走边画”这条线索,这个线索具有两重性:其一,袁武的艺术始终是一种“在路上”的感觉,身后留下的是一串清晰而渐进的足迹;其二,采风与写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与他的艺术创作和教学有着密不可分割的互动作用。    一    从《大雪》(1989年)到《生存》(2004年),是袁武的成功之路。《大雪》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铜奖,《没有风的春天》获全国第八届美展奖牌(此届只一种奖项),《九八纪事》获全国第九届美展银奖,《生存》获全国第十届美展金奖,罗列袁武在五年一届的国展中的情况,并没有要将他归入什么“专业户”的意思,而想说明的是一个画家的执著、真诚以及他坚定、明确的目标性。因为要在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积淀均极为丰厚的、高度严谨的人物画领域有所建树,那么对画家自身的潜养、胆识与努力的要求就非同一般。袁武身上有一种自信而坚定的气质,他几...

盈满心灵深处的生命倾诉 文/雒青之

 既有水与火的缠绵,又有梦与醒的交织,更有爱与恨的纵横,刚与柔的遭遇,实与虚的交叠,远与近的勾连,白与黑的碰撞,点与线的交错,动与静的咬合……这就是我看到的袁武的画。它们把时空凝固了而神采飞扬,把生命凝固了而情感高翔,仿佛是歌中之歌,舞中之舞,诗中之诗,有夺目的心跳凌空而起。        我至今并没有完全弄清楚,艺术究竟在多大范围和多大程度上与艺术家的生存地域有什么样的关联。我并不想把袁武定格为东北画家,就如同现在我也不愿把他符号化为军旅画家一样。袁武身上的艺术烙印让我在直觉上宁愿把他当作一个诗情苍茫的没有任何标签的“自在画家”,就因为他的孤独感、悲情感早已幻化为超拔地域性的独立的一极。        在我看来,中国画所具有的非凡表现力在于它卓而不群的诗性本质,这种由水墨形式所构成的艺术载体,从来就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和诗意的建构,它所通达的结局是一种个怀或一种心灵状态或一种情境。实话说,在时尚化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rocessed in 0.332(s)   2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