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访问个人艺术馆 返回总站>>
中国美术家网
袁武官方网站
http://yuanwu.meishujia.cn
我的主页 我的简介 我的作品 艺术思想 我的相册 名家点评 画集出版 媒体介绍 艺术视频 我的访谈 获奖收藏

        袁武谈《东北抗联》的创作

          作者:未知2011-11-05 09:40:26 来源:网络
            问:对于东北抗日联军这个重大历史题材,您的创作思路是怎样的?



            袁武:因为之前我画过一张抗联的作品,并且获得了第十届美展的金奖,因此,组委会将这个题材分派给了我。我是东北人,比较了解东北抗联的一些情况。另外,画东北的雪、东北的环境,我比较能够驾驭大画面。这幅《东北抗联》的尺寸是5.8米×3米。



            抗联中多为杂牌军。之所以称为抗日联军,是因为成员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普通的农民、国民党老兵、土匪等。大家都一致对外。抗日联军没有统一的服装,也没有统一的领导,这是抗日联军的生存状态。



            我在十届美展上获奖的作品名是《生存》,因为抗日联军没有多少胜利的时刻,但即使没有胜利,抗日联军仍然坚持。我们常说抗战8年,实际上东北抗战是14年。后来则是满洲国统治着吉林等大部分地区。可以说,东北已经是日本的附属国了。当时的东北,不管是工人、农民还是学生,都是在日本的统治下生活。



            抗日联军一直在森林里坚持抗日。但之前很多画抗联的作品都过于虚假,画面不是冲锋就是战斗。我查了大量的资料之后发现,抗日联军实际上没有大规模的战斗。因为他们没有给养、没有武器,而且与大量的日本兵和当时的伪军相比,他们是少数人、是弱者,所以他们的胜利就是坚持、转战,战胜饥饿生存,战胜寒冷伤病生存。坚持本身就表明了一种状态、一种态度、一种精神。所以两次画抗联,我都是截取了抗日联军在林海里、在雪原里行走转战的场景。



            问:您两次画抗联,这之间有什么区别或不同吗?



            袁武:区别主要是作画的方法变了。上一次的材料是丙烯、宣纸,这一次尽量体现传统笔墨;这次构图的人物比原先多了,并且加入了马匹,也增加了画面层次。上次画面构图只有1层、1组人物,现在是前后2组人物,画面空间大了,人物增多了。本想在画上加入抗联的一些领袖人物,比如赵尚志、杨靖宇、周保中等,后来专家看草图后,认为这太牵强,我就没画。



            问:这幅作品的构图是怎样构思的?



            袁武:构图经过了几次研讨和修改。原先的构图是战斗场景,但这与我之前的获奖作品《生存》雷同,于是我想画一个突击的场面,但是评委认为我的构图不能代表抗联,我思考后觉得的确如此。第二稿的画面中间是虚构的场面,两侧是以照片的方式加上抗联的领导人物,中间的人物尽量做小,第三稿中去掉了两侧的领导人物,只留下中间的部分。因此,我开始考虑肖像的表情和精神状态,构图时把人物的脸部都放大了。



            问:在考证和搜集资料时,您对这个题材、这个历史时段有什么感受?



            袁武:有很深的感受。我最早对抗联的印象,除了别人讲的故事,就是一些电影和别人的绘画所给予的。2000年后,我决定画抗联的时候,多次选择在冬天去东北考察。我查了一些资料,去过抗联最活跃的一些地方,比如说吉林的桦甸、通化等地。我试图去找一些与当时的历史有关的东西,看到的多数是纪念碑或者一个小型的展览馆。之所以选择冬天去,因为我想当年抗联最困难、最难捱的就是冬天。



            我第三次去东北搜集素材的时候,到了桦甸下辖的一个叫夹皮沟的地方,村民说山上有一个魏拯民墓。魏拯民当时是一路抗日联军的政委,他就牺牲在那座山上。当时从山下到山上他的墓碑处只有400米,但我们整整登了将近5个小时。



            好不容易登上山后,我看到了魏拯民的墓碑,旁边有一棵一半已经被烧毁发黑、一半却是活的大树。据说当年,魏拯民走到此地已生重病了,只有几个警卫员在他的身边。魏拯民去世后,因为冬天警卫员无法为他墓葬,只能用草和树枝把他的躯体遮盖住。后来,日本人还是找到了魏拯民被埋的地方,遗体还没有腐烂,日本人就把魏拯民的遗体绑在一颗大树上烧了,没想到整个大树一面全烧黑了,另一面还存活着。



            那一下午的登山过程让我联想到,抗联军和我不一样,他们受伤、没有吃的,也不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行走,他们怎么生存?因此,这样就构成了我的第一幅抗联组画,我认为生存比什么都重要。



            这次创作的时候,我还去了通化的杨靖宇纪念馆,虽然之前也曾去过几次,但这个纪念馆随着时间的变迁,馆里的文物不断地增加。在那里,我又翻看了杨靖宇的照片,更加确定他的形象是凌乱的、百姓式的,考虑的细节更多了。

      个人动态
      “吉林情怀”——曹无、袁武画展
      都市·田园——中国美术馆中国画...
      中国美术馆系列展厅教育活动之“...
      本官方网站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均由艺术家本人或其合法继承人提供并认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授权我公司通过中国美术家网发布。涉及版权等事宜请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汲平
      客服专员:杨小薇
      客服电话:13261878869
      版权所有: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Copyright ?2005-2016
      服务热线:
      客服邮箱:fuwu@meishujia.cn 客服QQ:529512899
      Processed in 0.323(s)   1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