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访问个人艺术馆 返回总站>>
中国美术家网
袁武官方网站
http://yuanwu.meishujia.cn
我的主页 我的简介 我的作品 艺术思想 我的相册 名家点评 画集出版 媒体介绍 艺术视频 我的访谈 获奖收藏

        作品《母亲看我画小平》创作谈

          问: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人物画教学中积累了很多心得,你的课堂人物写生,是一种怎样的理念?

             答:对于中国画现代人物画的教学,进行水墨人物写生训练无疑是最好的手段,但这又是一个很难入手的课题。因为同为国画,它却不能像画山水、花鸟那样训练笔墨,以临摹传统为主要学习方式。也不能单一像画素描那样只为解决训练造型问题,而这个线造型不再是中国古代传统人物画中简单概念的轮廓线画形象的样式。如果说有什么理念的话,我认为:以深入刻画对象的本质特征为目的,以中国画的表现语言为形式,单刀直入地以简单手法表现复杂的造型关系。

             问:你的写生仍然是写意与写实的结合,更强调本质的体现。神韵的表现重于形似的追求,并以线条的运用为主。这是不是一个基本特色或是人物写生中普遍规律的个性把握?

             答:写意与写实的结合,人物更要比其它(山水、花鸟)难度大。浙江山石树木,八大的荷花禽鸟,是大写意与小写实的结合。与其说他们组织的很成功,还不如说是人们更容易接受的结果。因为山水和花鸟不是人的同类,它们的形象对人类不敏感,就是普通人也愿意它们按人的意志成为绘画的形象。而人类对于自己的形象就不然了,是很敏感的,特别是现代人物造型,很不容易做到随意地组合,往往会在严格的造型训练过程中,使被训练者越来越背离艺术而走入自然摹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制止这种趋向比训练造型能力还重要。

             关于线条的运用,我认为在水墨写生中很重要的表现语言就是对线的发挥。对于中国画的线的理解,应该是两方面的:一是在人物对象的体积、结构、明暗转折等一些部位中发现线或者说能够用线去代替皴、擦、染,使笔下的形象在线的造型中产生体积感,这时的线造型不单只是形象的轮廓线和图案的线。这很难,需要你有好的素描能力和你对所描绘对象的各个部位的体积的认识能力。它不仅是形象表面的长短、宽窄、大小的描绘,更重要的是形象内在的薄厚、凸凹和每个局部相互的有机联系和无形的组合关系的描绘。这样才能避开那种靠擦起伏、渲染明暗来表现形象的简单手法的写实对象,使水墨写生的语言更纯粹。二是对线本身的运用,首先要知道线本身应具有的艺术魅力。这其中要么以金石味直取线条,追求线的“毛”“涩”感觉,体现一种韵味,要么行笔讲究轻重,浓淡变化,挥洒“率”意,表现一种节的把握,而是水墨写生中共同遵循的规律。

             问:写生过程中具体手法上怎样运用水墨语言,包括形式感的选择?

             答:在写生开始首先确立一个看模特的方法,然后再有一个做的能力。在做写生的过程中应该认为自己不是在画像,而是在研究对象。面对模特自己没有找到感觉,只有今你无动于衷的内容是不能勉强去画的。一件写生作品所表现出的应该是你与模特之间所产生的内容。既不完全客观,也不完全主观。这样才能使你在与模特合作中完成一幅新内容的肖像作品。这其中包括对所描写的内容的具体表现,如面对一张正面相视的脸,你要在细致的观察中发现通常视觉中对称形象的差异,然后你去强化那种差异,有时那种差异是极微妙的,不易察觉的,那么,你就要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去表现那看上去相同的对称物象。这其中的依据只能靠你对模特的感觉、理解和你丰富的表现手段了。至于形式感的选择,就是特有的、习惯的、一种熟套的表现。我在写生过程中,包括我的一些现代人物画作品的处理,常采取局部写实,而整体组合又是写意的方式完成。在画写生的过程中最先抓住对象的大感觉,然后一直依赖这种大感觉,进行各个局部精与简的处理,对对象的感觉是写生中非常重要的手法,而感觉的好坏有时取决于悟性,也有后来训练,面对人物写生,感觉的准确比实际对象的外貌特征的比例的准确更重要,这需要解决一个矛盾,如何把感觉与表象有条理地结合起来。在观察对象时,有时抓不住感觉,这主要是不会把握感觉或者不知道什么是感觉。我认为要把握对象的感觉的主要方法是要看大勿看小,要善于把所握对象的局部结构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大特征。只有这种综合反映出的气息,才是所画对象的特质。在具体写生过程中,我一直希望能够做到:强化要“准”,下笔要狠,把对象神形中最强烈的部分抓住并画出来。

             问:一幅好的人物写生应该是怎样的?

             答:画写生,实际上不是在学写生,而是在研究如何把一个活人转化成一幅可看的画面。这其中的过程,对所画对象的取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对象的自然存在是我们面对的现实,但这不是我们画画的最终止的。否则我们就会陷入客观的摹仿中,从一开始就应该给自己对象的兴致找一个好“角度”,使你对物象的某些部会视而不见,如:当你发现对像眼球深陷在眼窝里,并且在设法画出那深陷的画面效果时,就会放松对对象双眼皮和睫毛的关注,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当你在体积、结构上发现一根根线条时,就会看不见光作用下的黑白调子和阴影。对对象的主观强化是写生中取舍的主要依据,在水墨写生的表现方式的发挥中,对象的存在内容和过去所学过的素描表现语言是最大的阴碍。一幅好的写生画,取舍的得理尤为有意义。能够做到把看见的一些东西削弱,甚至不画,把另一些东西精画,甚至强化,这很难,首先需要你训练有素,又要有主观胆识。在课堂上我常常要同学们把画画坏,不要怕画坏了。这不仅是表现方法的试尝,也是一种训练方式。为什么齐白石的有些作品会和儿童的画有一样的天趣?而一个是大师作品,一个是涂鸦。这就是一个很明白的人放弃许多的明白去表现单纯,而另一个本来就明白得很少。完成一幅写生,特别是水墨人物写生,每一次的过程只能解决一个问题目。 
      个人动态
      “吉林情怀”——曹无、袁武画展
      都市·田园——中国美术馆中国画...
      中国美术馆系列展厅教育活动之“...
      本官方网站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均由艺术家本人或其合法继承人提供并认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授权我公司通过中国美术家网发布。涉及版权等事宜请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汲平
      客服专员:杨小薇
      客服电话:13261878869
      版权所有: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Copyright ?2005-2016
      服务热线:
      客服邮箱:fuwu@meishujia.cn 客服QQ:529512899
      Processed in 0.430(s)   11 queries